《超单身社会》 [日] 荒川和久 著,郭超敏 译 ISBN:9787213104626
萧山图书馆 >> 首页栏目 >> 新书推荐 >> 超单身社会
本书把结婚看作一个经济行为。
荒川指出「结婚就是经济」,透过组织家庭的方式,达到更安定的生活,但如今许多人都因为经济因素拒绝结婚,反映出年轻人虽然想婚,但如果自己一个人能生活得更好,他们宁可谈谈恋爱,也不愿意步入婚姻。
——https://weibo.com/6319031981/HhGuVeprN
Many people believed they would get married someday, but those days are over. We may be entering a time when everyone can enjoy solo activities, regardless of their gender, age and marital status.
——https://weibo.com/6319031981/I03Sfhlx3
I.
结婚本来就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而是尊重个人意愿、不受他人所迫的权利。此外,养育自己的孩子也不是身为人唯一的社会价值。但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已婚人士就会说教别人,“结婚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才算是真正完整的人啊”,这就是日本人的婚姻观念。
II.
从上述这两个表(未婚男女认为的“结婚的好处”、未婚男女认为的“单身的好处”)中体现出的男女差异,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女性选择不结婚是因为她们担心一结婚就会失去自由,就会切断与朋友、家人以及职场的联系。而选择结婚的人是因为想要通过结婚“进入一个新社会,即家庭”以及实现“经济上更加宽裕”的愿望。
也就是说,女性认为,如果因为结婚放弃了自己一直以来的社会关系却无法实现相应的“经济上更加宽裕”的愿望,那么,结婚就没有任何好处。
坦白说,面对这一问题时,爱情早已没那么重要了。相亲市场上的女性之所以看重对方的收入就是因为想要通过结婚实现经济上更加宽裕的愿望。
而男性选择不结婚是因为“想要把钱花在自己身上”。要说结婚对于男性而言没有任何好处,也毫不为过。因为,即便是未婚,在如今这个时代男性们也不会失去社会的信任,而且现在早已不是妻子专业为丈夫服务的年代了,即便结了婚生活也没变得多便利。
因此,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就算男性放弃了“把钱花在自己身上”的自由,对于他们来说结婚也不是必要的。
III.
我们暂且不说她的辩解是对是错,“我没有恶意”可能确实是她的真话。但是,正是没有恶意的“善意逼婚”才令人生厌。
我认为结婚这件事就好比某种信仰。对未婚者们说“快结婚吧”这种多管闲事的行为就好比劝别人信仰某种宗教一样,“来,信教吧,你会得到救赎”。想必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只有我一个。劝别人结婚的已婚人士就是“结婚派”的人。
本来别人结婚与否是与自己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但这些人却一刻也闲不住。他们认为自己相信的东西是绝对正确的,不知道这个东西的人就很可怜,然后抱着“自己必须要救赎他们”的心理去催别人结婚。
IV.
组织并不是一个完全统一的生物体,组织是由一个个不同的人构成的,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适合做和不适合做的事情。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确实有人是那种自己一个人默默工作更能出成果的类型。虽然每个人都是组织的一员,但是强制他人进行团队协作也是一种职权骚扰。
由于这部分内容偏离本书探讨的话题,因此关于工作中团队协作的功与过我们不作赘述。但是由这种“团队协作全能论”引发的单身骚扰确实存在。那些不习惯团队协作、更愿意单独完成工作的人们,易被大家当作异类排挤,这也是骚扰。
V.
已婚者常常对未婚者说“不结婚的话,最后会‘孤独死’的哦”,但是,即便结婚了,等到老了又有可能是一个人,还是会有”孤独死“的风险。即便结婚了,也不是说就”万事大吉“,无须担心任何事了。我们每个人都随时有可能变成一个人。
VI.
江户时代并没有达到昭和时代那种经济高度发展时期的“全民皆婚”状态,很多男性也都是终身未婚。但是当时对于不结婚这个事情,完全没有悲壮的感觉,而是在讴歌每个人在自己不同的价值观中,按照自己的活法生活着。可以说当时的男女都有“独自生活的能力”。
VII.
之前一些市场活动和市场的产业形态结构都过于以“夫妇和孩子的家庭”模式为主了。今后,“夫妇和孩子的家庭”只会减少,根本不可能增多,这一点几乎可以肯定。在单身人口占总人口一半的今天,那些一直以来只面向家庭的服务即将触顶,不可能再有发展。可以预想到,除了单身家庭以外,“只有夫妇二人的家庭”也会逐渐增多。这类家庭也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夫妇和孩子的家庭”,但是不要孩子的家庭也会不断增多。此外,家庭主妇或“家庭主夫”的模式也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夫妇二人共同工作的家庭。
VIII.
虽说如此,“情感消费”并不是一些表面的东西,那些只是倾诉感情让人感动,且瞬间能够引起话题的内容,并不属于“情感消费”。一些影像或话语无论多么让人感动,让人产生共鸣,但如果其本质上没有什么精神价值,那么就毫无意义,很快会被人们忘记。
首先我想探讨的是“情感消费”的“情感”到底是什么。“情感消费”大致是由两个欲望引起的消费。
这两个欲望就是人类最本真的欲望——认同感和成就感。“情感消费”让人能够通过实现这两个欲望而得到幸福感。当然,有时即便不消费也能满足这两个欲望,比如在工作、学业或是运动中实现,或是在恋爱或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实现。
IX.
没有家人也没有必要烦恼,但是根深蒂固的结婚观念或是无意识的家庭观念,还是会让单身男女们与“不结婚的自己”产生一种认知不和谐的感觉。所以为了彻底消除“未婚没有家人的人是不幸福的”这种歪理,人们很想去创造一个事实,那就是“虽然未婚、没有家人,但是我过得很幸福”。这时,通过消费就可以获得某种认同感和成就感,可以说消费行为属于一种代偿行为。代偿行为是指,当人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往往会放弃最初的目标,通过达到实现类似目标的办法,谋求愿望的满足。
顺便说一下,消费之外也存在补偿行为,那就是工作。一般情况下,能在工作中得到认同感和成就感的人,大多都是从事设计、写作或影像制作等专业性高的职业,尤其是自由职业。他们绝对不是只为了钱而工作,还会为了自己的幸福。对于这些人来说,很多时候工作本身就很开心。从事这些行业的人的终身未婚率高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X.
本来幸福就不存在绝对的定义标准,而且即便给幸福下个定义,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幸福没有方程式,前往幸福的道路上也没有地图和指南针。重要的是,每个人自己是否觉得幸福,无论是刹那间的幸福,还是暂时的幸福,还是想得到更多的幸福,这都不是他人能够说三道四的问题,是自己个人的感受。
人们常说“有了家人,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这种说法就是主观断定“没有家庭的人,是不幸福的”,这才是粗鲁且傲慢的想法。每次和这种“结婚派”的人聊天,都感觉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永远不可能有相交的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不想结婚的人,本来他们的“幸福仓库”就和已婚的人不一样。
XI.
幸福的关键,并不在于你是否结婚、是否有孩子等,而是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都有不停追求幸福的行动力,以及无论多小的一件事,你都能感到幸福的能力。
XII.
曾经,孩子是一整块地区内“大家的孩子”。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昭和 40 年代(1965--1974),比《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中描述的年代再稍微晚一些。在那个年代,如果小朋友恶作剧,就会被邻居家可怕的爷爷连打带骂地训斥;如果小朋友一个人在街上闲逛,就会有奶奶来问你“怎么啦”;如果你的父母回家太晚,你还可以到邻居家吃晚饭。在那个年代,无论和自己有没有血缘关系,街上的孩子就是“大家的孩子”,大人们都会满含爱意地守护着孩子们的成长。这是在江户时代的大杂院中能够看到的景象,在以前的农村部落里也是一样的。
那么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呢?电车中听到孩子的哭声,都会啧啧咂嘴,早上听到儿童俱乐部的晨练活动,就要“杀气腾腾”地跑去学校里抱怨。如果在街上和小朋友打招呼,就有可能被当作坏人抓起来。
在同一片区域内生活的人们,也不会产生任何的关系和亲密感,在彼此的眼里,都仅仅是“住在旁边的人”,就相当于不存在。电视新闻上也总是教孩子们,“即便是住在同一个小区里的人,也最好不要和不认识的人打招呼”,有的父母还将此定为小区的规则。可以说,除了家人谁也不要相信。但是,即便与自己家的人关系密切,但是与其他家的人或者是其他人毫无联系,那么,这不是将自己家从社会上孤立起来了吗?
即便从属于家庭这个群体,有时也会有孤立感。……
除了在家里有孤立感,在职场中也可能会有被孤立的感觉。……
并不是从属于一个团体(家庭、职场或者学校等)就没有孤立感了,相反,正是在一个团体中才会产生孤立行为。比起物理上的单身,心理上的孤立感更值得我们关注。
XIII.
很多时候,人是容不下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的。
虽然人们嘴上说“要接受多样性”,但悲哀的是,人们还是会排斥异己,人性的本质就是这样。对于和自己想法或行为不一样的人,人们就可以把他们当作异类,然后“让他们和自己一样”的伙伴意识就会不断得到巩固。因此,如果让异类就那样待着,人们会很难受。如果有共同的敌人,同伴之间就会更加团结,也是一样的道理。
XIV.
“独自生活的能力”并不是指能够忍受独自一人的忍耐能力。要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前提就是要与人建立联系。如果一个人在心理上没有与任何人建立连接,那么这个人即便长成大人,也依旧还是像孩子一样。他们只依靠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的人,一旦现实生活中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
未婚者也分两种。一种是有“不结婚”的想法或心理准备的单身男女,一种是感叹“好想结婚但结不了”的未婚者。
前者并不是说就完全否定结婚这件事,而是看是否有合适的时机或者是否能遇到合适的人,他们也有可能会结婚。有一些单身男性已经隐婚了,这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因为,对于他们而言,结婚既不是目的也不是目标,而是一种获得认同感或成就感的手段。
但是后者却不这么想。他们往往对结婚抱有很强的目的性,反而把自己弄得束手束脚,逐渐走向一个自己无法选择的境地。他们的生活之所以会变成悲剧,是因为他们认为结婚就能够找到幸福,所以一旦自己没有达到这个状态就很容易消极和悲观。仅仅因为没有结婚对象,他们就能有一种巨大的“自我否定感”和“挫败感”。这是因为过度依赖“结婚”这件事,从而让自己产生了“就是想结婚”的执念,一旦达不到,他们就会认为被全世界孤立了。
依赖方只有一个,备选项只有一个,就意味着自己毫无决定权。很多心理学的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没有自我决定权,人就会陷入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从而什么也做不好。也就是说,依赖型的人就是经常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连自己决定的权利都没有,而自立型的人,无论是多小的事情,他们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动地作出选择。若是将这一问题与前文中的“单充”话题联系起来的话,那么就可以说,被动的“ぼっち”是属于依赖型的人,而主动的“单充”则是属于自立型的人。
我们与他人的连接是独自生活的前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果我们与他人建立起联系,那么我们就会减轻对一个人或者物的过度依赖,反而能够自主地选择依靠某人或某物,这样我们就能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
XV.
爱本来就是一种自立的、主动的行为,但是人们逐渐把爱歌颂成一种只能是对他人倾注的感情,例如爱家人和孩子、爱护环境和地球。很多时候一说到“要爱自己”,就会立刻受到指责。
……
他们常常说“想被爱,想被认可,想被理解”,可见他们的愿望永远都是一种被动的依赖。他们不知道爱是一种能力,一种能动性的概念。
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容易对另一半“有求必应”。因为,他们认为,要想得到爱,就需要先为对方付出对等的东西,在他们眼里,这和劳动得到报酬是一样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会因为想要得到更多回报,反而自己不停地付出,最后自我毁灭。
……
我不敢完全肯定地说,所有不想结婚的单身男女都具备“独自生活的能力”,但是毫无疑问,那些过度依赖结婚的“被动终身未婚者们”确实没有这种能力。对于这些人而言,社会应该帮助他们“通过精神上的自立学会如何爱自己”。那些免费的相亲活动完全没有效果,就是因为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并不是结婚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么想的人自结婚以来一直极度依赖另一半,而日本夫妇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这是因为明治时期的结婚制度以及战后日本的“全民皆婚”时代,让大家看不清结婚的本质。反而江户时代的日本人,尤其是市民和农民具备很强的“独自生活的能力”。
XVI.
消费正逐渐从“物质消费”向“体验消费”转变,并逐步发展为“情感消费”。也就是说,消费从看重物质价值,到看重体验价值,现在正在进入追求精神价值的时代。我们从为了表达自己而消费,发展到为了交流而消费,再到现在为了自己内心的充实而消费。消费行为的变迁是受社会变迁的影响,我们的社会从“大家都一样”的社会,发展到后来的“个性化、差别化”社会,再到现在正在进入一个“多样性”的社会。
所谓“多样性社会”,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相互尊重彼此的价值观,是一个相互包容的社会”。事实上,重要的不是每个人的多样性,而是要注意到一个人身上的多样性。
XVII.
越是不爱自己的人,越是对自己严格,因为对自己严格,也就会对他人严格。他们会觉得“自己做了这么多”“自己完成了相应的义务”,也就想要求对方尽好相应的义务。爱自己就是要接纳自己,同时也要宽容他人,不能以是否履行了义务来判断他人。
XVIII.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双方越来越觉得没有必要在现实生活中结婚。要知道,即便结婚了,很多夫妇还是会选择不生孩子。所以与其提倡“为了解决少子化问题,大家应该结婚”,还不如优先考虑构建一个新的社会体系,让人们即使不结婚也能生孩子。
……
本书把结婚看作一个经济行为,但绝不是说所有的婚姻都是如此。……
夫妻间要想相互信赖且具有健康的亲密关系,需要确保双方在精神上都比较健全和安定,而且孩子的教育也不能完全推给家庭外的学校,这样才能是一个和睦的健康家庭。家庭应该发挥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应该一如既往地继续发挥其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社会学者塔尔科特·帕森斯正好对家庭作出了定义,他认为:“家庭是一个亲人团体,它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让孩子有社会属性,其二是让家庭成员在精神上有安定感。”我完全同意这一说法。在培养孩子社会属性的方面,前文已经讲过,孩子要想掌握“独自生活的能力”,父母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想发挥家庭的这一作用,一切的前提都是家庭的经济状况比较稳定。
XIX.
在气氛融洽的妈妈团里相互发发牢骚,或许能够得到短暂的共鸣,但是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这并不是说所有事情都要用钱来解决,但工作的本质就是为了让自己幸福。考虑到以后确实需要存钱,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如果因为过于吝啬钱而生活拮据,那就本末倒置了。钱首先应该用在能让自己幸福的事情上。自己变得幸福了,才会关心到周围的人,最终大家都幸福。正是因为有家人才更应该先充实自己。
牺牲自我、不断隐忍、无偿奉献并不是爱家人的证明。绝口不提自己想做的事,整天因为另一半的行为生气,这样的家庭关系才会不稳定。如果过于依赖家庭这种羁绊关系,目光就会越来越短浅,最终就会因为带孩子或者照顾老人而精疲力尽。那些把家人看作是自己人生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会在无形之中加重所有家庭成员的过度依赖心,这样一来就会有“一损俱损”的风险。
家庭不应该是一个只能依赖家人的依存型团体,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或者孩子,都应该各自在家庭外拥有几个团体关系。妈妈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包容自己的多样性,从单一的“XX的妈妈”的身份中解脱出来,发现更多的自己,而不是责怪丈夫,抱怨社会,当然也不要责备自己,逼迫自己,而是要开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一个家庭中的所有人都这么想,那么大家就都是精神上自立但又相互有羁绊的家人,这样才能获得幸福。
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单身生活者绝不是与家庭不相容的异类。通过加强和这些单身生活者的关系,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最后,我们还应该发掘、接纳家庭形式的多样性。
例如,在日本,并非只有男女之间才能结婚,或许之后同性婚姻也会合法化,甚至还会有一些没有性行为的同性“朋友婚”。大家的思想可能也会改变,不再认为家人就必须要住在一起,或许之后还有出现一些经济共享的家庭组合。
无论怎样的形式,人和人的联系才是这一切的前提。在单身社会时代,即便每个人都是独自一个人生活,但也会因为知道自己和别人有着羁绊,依然会安心地生活。
XX.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独自生活的能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面向未来的灵活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每个人都是能够接纳自己的人,同时相互之间还有关系,想必一定会经常互道感谢,这样的良性循环就会产生一系列好的连锁反应,不久后整个社会都会变得宽容起来。「言下之意是当前这个社会还不够宽容」
单身社会是一个大家健康相连的自立社会。
创造未来的不是国家和社会,而是我们每个人的意识和行动!
XXI.
“你无法改变他人和过去,但你可以改变自己和未来。”这是加拿大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埃里克·伯恩的一句名言。
……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他人和过去,但是他人的行为和过去的意义可能会发生改变。
此外,不要勉强自己去改变,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你有“想要改变自己”的想法,说明你相信自己在某一种状态下会是最特别的。想要改变自己、甚至改写自己的心情,乍一看是积极的想法,实际上却会唤起你的“自我否定感”,可以说有时也是一种令人生厌的消极念头。
因此,不要想着“改变自己”,而要在自己身体里培养出新的“自己”。
这时候就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了。因为只有和他人相处时,才能产生新的自己。